2014年,面对持续趋紧的宏观经济环境,全市人民在市委、市政府坚强领导下,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扎实开展“三个年”活动,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。
一、综 合
初步核算,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21.1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9.6%,其中,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.1亿元,增长4.1%;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4.5亿元,增长11.0%;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5.5亿元,增长8.0%。三次产业比重为9.5:65.4:25.1,按户籍人口计算,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57181元,折合9309美元。
二、农 业
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.7亿元,按可比价计算,增长4.0%。其中,农业产值增长6.5%,林业产值增长2.7%,牧业产值增长0.2%,渔业产值增长4.1%。全年粮食总产量8.1万吨,增长3.9%;油料产量13038吨,下降10.2%。全年肉类总产量5.8万吨,下降0.6%,生猪出栏21.9万头,下降3.5%,生猪存栏11.5万头,下降0.6%。水产品产量7730吨,增长5.2%;山核桃产量10253吨,增长20.3%。
201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|
|||
名 称 |
单位 |
绝对数 |
比上年增长% |
粮 食 |
吨 |
80759 |
3.9 |
油 料 |
吨 |
13038 |
-10.2 |
其中:油菜籽 |
吨 |
12586 |
-10.3 |
茶 叶 |
吨 |
2300 |
2.2 |
水 果 |
吨 |
5200 |
36.8 |
棉 花 |
吨 |
195 |
-5.3 |
蔬 菜 |
吨 |
91708 |
2.0 |
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8.5万千瓦,增长6.0%;全年化肥施用量(折纯)1.1万吨,下降0.6%;农村用电量24561万千瓦时,增长0.6%。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2014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63家,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31.1亿元,增长12.0%,其中,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8.2亿元,增长13.5%;“三资”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.5亿元,增长1.9%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05.3亿元,增长13.7%,三大主导产业完成总产值250.6亿元,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9.6%,其中,汽车零部件实现总产值161.8亿元,增长17.8%;耐磨铸件实现总产值54.3亿元,下降0.2%;电子元器件实现总产值34.5亿元,增长9.0%;节能建材与新能源应用、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三大新兴产业完成总产值13.2亿元,增长3.0%。
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9.1%,比上年提升了10.6个百分点,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0.3亿元,增长15.7%;实现利税41.5亿元,下降5.2%;实现利润31.9亿元,增长4.0%。
201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
名 称 |
单位 |
绝对数 |
比上年增长% |
精制食用植物油 |
吨 |
25622 |
20.6 |
塑料制品 |
吨 |
71122 |
31.4 |
硅酸盐水泥熟料 |
吨 |
4359625 |
1.9 |
水泥 |
吨 |
2924746 |
4.0 |
耐火材料制品 |
吨 |
29072 |
0.1 |
铸铁件 |
吨 |
81752 |
9.7 |
铸钢件 |
吨 |
616520 |
1.1 |
钢结构 |
吨 |
13346 |
-10.0 |
泵 |
台 |
23389 |
-10.9 |
阀门 |
吨 |
3190 |
8.9 |
液压元件 |
件 |
57715 |
-1.8 |
气动元件 |
件 |
52387 |
13.0 |
金属紧固件 |
吨 |
6355 |
8.6 |
模具 |
套 |
78518 |
-50.1 |
电力电容器 |
千乏 |
206740 |
13.2 |
电子元件 |
万只 |
16071 |
5.6 |
全年国家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注册企业236家,截止年末,开发区共有注册企业1405家,其中工业企业727家,完成工业总产值389.1亿元,增长15.3%;实现税收收入15.6亿元,增长15.1%。省级港口生态工业园区共有注册企业236家,其中工业企业121家,完成工业总产值77.2亿元,增长13.0%;实现税收收入4.2亿元,增长17.1%。
全市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3.1亿元,下降2.0%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9.0万平方米,比上年增加95.6万平方米,其中新开工面积100.3万平方米,比上年增加43.4万平方米;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9.2万平方米,比上年减少23.8万平方米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8.9亿元,增长19.0%。按三次产业分,第一产业投资7.7亿元,下降39.6%;第二产业投资135.5亿元,增长21.2%,其中工业投资135.2亿元,增长28.4%;第三产业投资95.7亿元,增长25.6%。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8.9亿元,增长14.2%;商品房销售面积48.5万平方米,增长0.5%。
2014年,市委、市政府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强化年活动,项目建设提速增效。8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5.5亿元,72个省“861”项目完成投资62.8亿元。宁绩高速建成通车,宁千高速路基基本完工,宁广高速已完成工可评估。
五、交通和邮电
全年实现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.0亿元,增长7.2%。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4.5万辆,增长18.3%,其中私人汽车3.0万辆,增长8.9%。
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.2亿元,增长6.0%。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8.5万户,下降11.9%;移动电话用户42.0万户,增长10.5%。每百人拥有电话131部(含移动电话),比上年增加8部。互联网宽带用户达9.9万户,增长27.8%。
六、商业、外贸和旅游
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.4亿元,增长13.2%。分城乡看: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1.9亿元,增长13.5%;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1.5亿元,增长12.1%。
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5229万美元,增长2.4%,其中,出口60745万美元,增长5.3%;进口4484万美元,下降25.2%。
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9160万美元,增长17.0 %,当年新增外商投资项目5个,合同外资5837万美元。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20.2亿元。其中工业项目68.0亿元,占到位资金的56.6%;全市在建招商引资项目191个(含合资合作),其中新开工项目75个;在建招商引资项目中工业项目120个,占62.8%;农业项目16个,三产及其它55个。
全年共接待旅游者532.6万人次,增长20.1%。实现旅游总收入31.6亿元,增长30.2%,其中门票收入1.1亿元,增长28.4%。全市共有4A级风景区2个,国家水利风景区1个,国家森林公园1个。
七、财政、金融和保险
全年完成财政收入36.5亿元,增长10.4%。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.9亿元,增长10.0%;全市完成税收收入31.5亿元,增长10.6%;全市完成财政支出32.3亿元,增长1.9%。
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55.8亿元,比年初增加19.9亿元,比上年增长14.7%。其中,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7.1亿元,比年初增加17.1亿元,比上年增长21.4%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64.6亿元,比年初增加18.1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3%。
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3.1亿元,其中,财产险保费收入1.6亿元,人身险保费收入1.5亿元。全年赔款和给付支出合计0.9亿元,其中财产险赔付0.7亿元,人身险赔付0.2亿元。
八、科学技术和教育
年末全市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1家,其中国家博士后流动工作站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各1家,省级企业技术中心、工程技术中心、博士后工作站共29家,科技服务机构4家。组织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50余项,列入国家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6项。高新技术企业用于科技开发经费支出5.6亿元。
年末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5家(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),新增高新技术产品67项,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,省级重点新产品5项。通过省级创新型(试点)企业认定4家。全市专利申请量2392件,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243件,专利授权量964件,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3件。
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36所,在校学生47962人,其中:中等专业学校2所,在校生5064人,下降13.8%;普通高中3所,在校生5453人,下降11.1%;普通初中20所,在校生9062人,下降3.7%;小学29所,在校生18038人,增长1.5%;幼儿园88所,在园人数9939人,下降0.5%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%;初中升学率96.2%,高中升学率96.7%。全年输送本科学生1531人。
九、文化、卫生和体育
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,外地各类艺术团体来手机上买足彩的app演出20场。《今日宁国》为4开8版双面彩印,全年发行248期,共297.6万份。全年编发广播新闻3400余条,广播专题1000余期;全年编发电视新闻2300余条,电视专题196期。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%。
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72个,其中医院、卫生院28个,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个,村级卫生室157个。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468人,医疗床位1732张,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.4人,床位4.5张。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9.9 %,共补偿139.1万人次,补偿金额15976万元。
2014年,手机上买足彩的app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测试达标人数31525人,达标率93.8%。全年举办运动会50次,全民健身活动22次,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人数7万人次。
十、环境保护
手机上买足彩的app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Ⅱ类标准,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。已建成自然保护区1个。当年人工造林面积1103.5公顷,年末森林面积189.8千公顷,活立木总蓄积量792.2万立方米,森林蓄积量786.1万立方米;森林覆盖率达76.3%。
十一、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8.7万人;人口自然增长率2.29‰,较上年下降0.5个千分点。
全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23039元,增长10.9%。从城镇看,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33元,增长10.3%;人均消费性支出15835元,增长6.1%,其中食品支出增长20.4%,居住支出增长74.1%,生活用品及服务增长24.5%;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6.5平方米。从农村看,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67元,增长10.2%;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807元,增长13.0%,其中,居住支出增长69.6%,生活用品及服务增长27.8%,教育文化娱乐增长27.6%;人均住房建筑面积60.9平方米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.9%。
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、基本医疗、失业、工伤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70281人、57358人、33607人、48595人和44185人。年末城镇登记失业3546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2.3%。
年末全市共有敬老院和福利院24个,床位2475张,收养1891人;享受低保救济人员13369人,其中城市居民2881人,农村居民10488人,全年发放保障金3982万元。
注: [1]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。
[2]全市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。
[3]年末总人口取自公安年报;人口自然增长率取自计生年报。
[4]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,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。